帶著“書香三八旅行閱讀”團游讀曲阜小記
曲阜孔子文化學院    2018-07-15 17:05:45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在曲阜閃過一道美女軍團的靚麗身影 
——帶著“書香三八旅行閱讀”團游讀曲阜小記
 

  從6月28日到30日,我帶著紅旗出版社組織的“書香三八旅行閱讀”團游讀曲阜,雖然時間很短,卻留下了極深印象。這是一個高品質的團隊,她們不但顏值高、才藝高,情商也高。幾天來,她們那種孜孜渴求的表情,認真聽講的樣子,一直縈繞在我的腦際,揮之不去。我真切的感受到跟她們產生了強烈的心靈溝通,說明我的知識儲備有了用武之地。盡管又熱又累,值了。她們不但聽得認真,而且還十分的友善,在我講解的時候,會不斷給我打傘、遞餐巾紙、送水。誠如仁秀所說:“姜團長一直陪在梅教授旁邊,她細心為梅教授搖扇,代表著全部姐妹表達我們對如此平易近人的梅教授感激之情!”每每此時,都有一股暖流在體內涌動,盡管天氣也同樣的熱。一天下來,大家都很疲憊,可她們的情緒仍然處于亢奮狀態,紛紛寫下今天的收獲與體會,在網上傳播,讓大家共享。讀著她們寫的一篇篇美文,看著上傳的一張張照片,當時的情景又浮現在眼前,仿佛她們并未離去,仍在我身邊,還在帶著她們游孔廟、周公廟、少昊陵……



  紅旗出版社書香三八組委會主任王華是我的老朋友,他對這次活動十分重視。多天以前,他就打電話給我,介紹他們這個團隊的性質。他們每年都舉辦書香三八文章、書法、繪畫、攝影的評獎活動,以前都是給獲獎者頒發獎品,這次他們改變了做法,獎勵旅游路線。因是第一次組織,為穩妥起見,王主任攜夫人先到我們學院進行考察。王主任一再強調的是,要突出文化含量,讓來的人有收獲。毫不夸張地說,對他的要求我真的胸有成竹。我帶著他們參觀了我們學校的賓館、食堂、飲食、功能教室、六藝體驗,以及計劃參觀的景點,并和小公一起,認真設計了一個詳細的方案?赐曛,王主任十分滿意,決定把這個團交給我們。



  為落實王主任“突出文化含量”的要求,讓美女們一到就能感受到濃濃的文化氣息,先安排她們參觀我的“跟著孔子去游學”展覽館。28日下午,書香三八旅行閱讀團的美女們,就從祖國各地陸陸續續來到曲阜,來到我們學院。先舉行了一個簡短的開營儀式,7:40開始就餐,吃完飯就快9:00了,然后參觀展館。因人數較多,分成A、B兩組,一組參觀我的展館,一組參觀王哲的大成博物館,兩個館輪換。A組先參觀展館,由許貴華老師講解,B組由我講解。我講了一個多小時,大家聽得十分認真,結束時感覺仍意猶未盡,不斷提出各種問題進行交流。


  參觀結束,已經10:00多了,可美女們仍無睡意,整理文章,講參觀展館的感受與體會。當晚,我就在一位美女寫的《有朋自遠方來,相伴讀曲阜》一文里,讀到了這樣一段話:“晚餐后,大家跟著領讀專家,夜讀孔子。重走孔子路第一人梅慶吉教授,數年間四次重走孔子路,用10萬多張實景照片串連孔子一生。而今選其精華者數百以饗千里而來的書香佳人,實為書香三八人的幸運!大家邊聽邊看,仿佛重回2500年前春秋時,我們也在孔子身邊,在禮崩樂壞的亂世,抱高潔之志,堅定同行,正氣貫天地,令人感慨。一堂有深度的、充實的觀展講學結束了,而內在世界的奇妙反應還在興奮進行著。雖然已夜深,雖然奔波一天,有些疲憊了,可我們親愛的伙伴們還不停歇地做出了美篇,記錄一天的激動、辛苦、歡喜、感悟!绷硪晃幻袣q月靜好的美女,在一篇名為《書香閱讀曲阜篇》的文章里,也寫到了參觀展館的感受:“梅教授的講解非常精彩生動,引人入勝,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蘊,讓我們在感知傳統文化如此博大精深的同時,也有幸觸碰到了2500年前孔子儒家文化的濃濃氣息,厚重的歷史文化變得不再遙不可及!辈⑶疫錄下了展館十二部分的篇目,可見展館留給她們留下的印象有多深。



  29號是她們曲阜之行的重頭戲,上午參觀孔廟、孔府,下午參觀周公廟和少昊陵。曲阜孔廟萬仞宮墻前的開城儀式結束之后,我便帶著她們游覽孔廟。我每次帶團,都是一路走一路講,講了很多,也不知道他們記住了多少。這次我得到了具體的反饋。


  在一篇名為《萬古衣冠拜素王,書香之夜秀才華》的文章里,我讀到了以下內容: 
  從一進城門開始,梅教授就逐一為我們講述每個牌坊每個細節所包涵的微言大義。
   “萬仞宮墻”一詞,取自《論語·子張》中的一段話:
  “叔孫武叔語大夫于朝曰:‘子貢賢于仲尼!臃安愿孀迂。子貢曰;‘譬之宮墻,賜之墻也及肩,窺見室家之好。夫子之墻數仞,不得其門而入,不見宗廟之類,百官之富。得其門者或寡矣。夫子之云,不亦宜乎!’”叔孫武叔是魯國大夫,他對人說子貢的水平超過了他的老師孔子。子貢聽說后就打了一個比喻,比如宮墻,我的墻只有肩那么高,人們很容易就可看到里面有什么東西。而我老師的墻有數仞之高,若找不到門進去,就看不到里面有多么的豐富。把孔廟的第一道大門取名為“萬仞宮墻”,其喻義十分明顯,就是說,只要我們從這個門走進去,就能夠領略到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。
  “金聲玉振”取自《孟子·萬章下》:“孔子之謂集大成。集大成也者,金聲而玉振之也。金聲也者,始條理也;玉振也者,終條理也!惫糯鄻,由鐘(金)開始,由玉(磬)結束,意為孔子的思想就像一首完整的曲子一樣,完全地繼承了古圣先賢思想學說之大成,可以跨越地域,跨越時空,影響全世界的人。
  在孔廟的所有牌坊中,最難解的恐怕就是“太和元氣”這四個字了!疤汀,語出《易經·乾卦·彖》:“保合大和,乃利貞!薄疤汀本褪恰按蠛汀,古字“大”與“太”通。太和,就是至高至極的和諧狀態。天地之間若能保持“太和”狀態,才能普利萬物,也是天之正道,即下文所說“首出庶物,萬國咸寧”。自然界在“太和”的狀態下,開始生長萬物,人類從而有了維持生命之物質,進而達于天下安寧。 
  看了這一段話,我好吃驚,我講的內容,沒有絲毫浪費,點點滴滴,都被她們融進了靈魂深處。



  從孔府出來,已經到了中午,大家走進孔苑大酒店開始就餐。對于這一天的安排,我開始有些擔心,因為一天都在走,怕大家受不了。以前我帶團,走完兩孔,有些人就已經累得不行了,不想再走了。我把我的擔心跟王主任說了,他說,如果實在走不動,就減掉一個?墒浅酝觑埡,發現大家絲毫沒有疲倦的樣子,所以,又開始了“旅行閱讀”。
  我們先來到少昊陵。有人見到“萬人愁”之后,當即賦詩一首:“萬人愁碑無字碑,繁華落盡煙與灰!成王敗寇興亡事,千古流芳是書香!”來到少昊陵前,我給大家講了這樣一件事:我來曲阜之前,人們一直認為少昊陵與孔子及儒家文化沒有聯系。其實這是不對的,按孔子世家譜,黃帝是孔子的47代祖,少昊是孔子的46代祖,怎么能說沒有關系呢?所以我來之后,就極力宣傳少昊陵與孔子的關系。在我編著的《曲阜七日》一書中,就把少昊陵和梁公林列為儒家文化旅游內容之一,并把這一天的主題確定為:感受孔子先祖之旅。經過我的宣傳,現在沒有再說少昊陵與孔子沒有關系了,也算是我為曲阜做了一件小小的事情。聽到這,大家都給我鼓起掌來。



  離開少昊陵,我們又來到周公廟。在曲阜,周公廟也是被冷落的,很少有人來參觀。但我卻十分看重周公廟,因為這里孔子這位圣人起程的地方,所以我在《曲阜七日》一書中,把周公廟列為第一個參觀點,并把這天的主題定為:感受孔子成圣之旅。


  大家聽了我的講解之后,有人寫下了這樣一段話:
 
  周公廟明顯比孔廟冷清許多,人少林茂,古舊氣息更濃?墒,傳統文化追根溯源,不能不了解周公,不能不來拜謁周公廟。
  周公廟,原名太廟。太廟,在西周文獻《逸周書·作雒解》中稱“丘兆”。書上寫道:“設丘兆于南郊,以祀上帝,配以后稷,日月星辰先王皆與食”。意思是說,太廟的功能是祭祀上帝、日月星辰和后稷等周朝的歷代先王。
  這種太廟,只能周天子建,其他諸侯國是沒有資格建的,其中只有魯國是個特例,那是因為魯是周公的封地。
  周公制禮作樂,穩定周朝800年國運,更奠定中華文化之基。至今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,仍殘存著西周時代那種重倫理、輕逸樂、好儉樸、敬天命的君子風度和精神。周公被尊為“元圣”,史學家夏曾佑先生曾說:“孔子之前,黃帝之后,于中國有大關系者,周公一人而已!标P于周公的政績,《尚書大傳》作了精辟概括:“周公攝政:一年救亂,二年克殷,三年踐奄,四年建侯衛,五年營成周,六年制禮作樂,七年致政成王!贝呵锬┠昕鬃訒r代,周禮盡在魯矣!
  在梅教授的講解中,一段陌生的久遠歷史浮出,中華文化精神的最初根源一點點重現,周公孔子間的文化傳承脈絡清晰了。所有書香佳人都被梅教授淵博的知識、深入淺出的講解折服了。


  此地清靜少有人來,也許只有真正找尋文化根源的人會來這里吧。今天,書香三八姐妹們來了,在這里坐一坐,讀一讀書,心中對古圣先賢的景仰油然而生,這也算是“善養吾浩然之氣也”矣哉?


  這些美女們精力真是超群的充沛,走了整整的一天,晚飯后,她們又組織了一臺才藝表演活動,大家紛紛上臺,唱歌、舞蹈、吟詩、朗頌……都是即興發揮,鬧得個不亦樂乎。
  30號上午的安排是去尼山,到那才知道,為迎接秋晚,那里正在大面積地修路,別說大車,小車也過不去。我當機立斷,掉轉車頭,去洙泗書院,算是一種補償吧。我們小車先到,等她們到來之后,我向她們做了解釋,都沒有說什么,表示理解。這讓我很感動。我跟她們說,尼山沒有去成,留下了遺憾,遺憾也是牽掛,希望你們再來。我又說,洙泗書院也是必須來的,這次不來,下次也一定要來,因為里是孔子整理六經的地方,六經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。


  在《三天剛剛好》一文里,我看到了她們對洙泗書院的領悟:
 
  尼山只能留給下次了。好在曲阜文化歷史厚重,正如梅教授所言:在這里,隨便一把泥土、一塊石子、一草一木,都會讓你發現一段沉甸甸的歷史與故事。領隊聽從專家建議,果斷決策,重新定位,目標——洙泗書院。
  洙水和泗水是曲阜古城邊的兩條河流,河流不大,卻有著不尋常的來歷。
  資料記載,泗水的源頭是人文初祖伏羲降生的地方——雷澤。洙水是泗水的一條支流。七千至五千年前,伏羲氏、女媧氏、炎帝、黃帝、少昊帝在此一脈相承。炎黃二帝曾經在這里建都,堯舜禹等上古圣王的后人封地幾乎都圍繞在曲阜周圍?梢哉f洙泗流域,孕育了中華文脈,是靈水靈土。洙泗源泉,華夏之端。


  孔子周游列國十四載,歸魯后,不仕,即在洙泗之間講學、整理六經,“刪《詩》《書》,定《禮》《樂》,贊《周易》”,奠定了儒家思想文化的根基。后人因此以“洙泗”代稱孔子及儒家。
  在行走中閱讀孔子自應當尋根求源,感受書院祖庭的氣場也是我們所期待的,這不能不說是意外收獲。與古人對話需要先靜心;靜心,方能讓心靈的耳朵張開。洙泗書院正是這樣的地方。
  院落不大,也無牌匾,只在一側有一石碑,上書“洙泗書院”。院內清靜幽然,簡樸肅穆。林木高大蔥郁,仿佛在低首凝神聽圣賢論道。
  遙想2500多年前,68歲的孔子歸來后,在此專心整理古圣先賢文化,集大成,帶眾弟子,講學傳道,未曾移址!蛾I里文獻考》記載:“漢時諸弟子房舍、井甕尤存!

 
  仁秀在《洙泗書院》一文中,也表達了她對此事的理解:
 
  曲阜還有太多的歷史遺跡值得我們去閱讀,可惜時間有限,沒有辦法再深入一點。不過人生正是充滿著遺憾才讓我們人生有所期待,不圓滿的人生才讓我們有了一種信仰,去思考,去尋找,去堅持;ㄓ_,月半圓,一切都正好!
 
  她們就是這樣的善解人意,擺正心態,盡最大努力去索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。
  在她們的文章里,也看到了對我火熱般的評價。歲月靜好在《書香閱讀曲阜篇》中寫道:
 
  梅教授已近花甲之年,雖然驕陽似火、烈日灼灼,他卻始終堅持全程陪同我們邊學習,邊旅行邊參觀邊講學,整個學習活動緊張有序,高質高效,更像一次軍事化的拉練學習。大家每天六點半早飯后準時出發,晚上的學習互動交流活動,踴躍而熱烈,意猶未盡中,不知不覺已到深夜……滿滿的行程連我都有些體力不支,可鬢發蒼蒼的梅教授就這樣一直邊走邊講,始終站著給我們授課,汗水一次次濕透衣襟他卻渾然不覺,他一直平靜而安詳的為我們解讀著古圣先賢的文化之旅,如數家珍般的傳經授道,我分明看到了他血脈里那顆跳動的心,那是一顆獻身教育事業,傳承傳統文化的“匠心”……在當今金錢至上、信仰缺稀、禮崩樂壞、到處崇尚物欲與利益的時代,尚有這樣一些文化大儒,甘愿摒棄喧囂與名利的束縛,潛心治學,默默研究并傳承儒家思想文化,傳道授業,播種文明,真令人高山仰止、肅然起敬!我堅信,有梅教授這樣為人師表的老師在,有真正的匠心大儒在,中華傳統美德、文明禮儀之風,勢必會如星星之火,燎原中華大地!
 

  仁秀在《集大成者,金聲玉振》一文中也寫道:
 
  梅教授的解讀讓人受益匪淺。老師們說,梅教授既是孔子研究學者,更是一位敦敦大儒!他不僅是一位優秀的教師,更是一個有魅力的傳統文化領讀者。我們一路走,一路聽,一路學,跟隨著梅教授的步伐,重溫經典。
 
  我深知,距離她們說的還有很遠的路,但仍讓我感動,因為她們都是發自內心,我從中讀出了四個字:情真意切!是她們對我的鼓勵與鞭策,我會更加努力地前行,把我該做的事情做得更好。


  三天是短暫的,她們雖然都萍水相逢,卻已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,深深地愛上了曲阜,深深地愛上了書香三八這個團體。你看她們真的難舍難分,甚至有人抑制不住感情的閘門,流下了深情眼淚。我想,湖北恩施電力王慧榮的一段話,最能代表此時此刻大家的心情:
 
  曲阜之行,注定會成為記憶里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  因為一個共同的愛好——閱讀寫作,讓我們不遠千里匯聚于此。
  佛說:500年的修行,才換來今生的一次見面。我想我們,應是修行了千年吧。
  在這里,我們一起聆聽先賢的故事,我們一起感知圣人的溫度,我們一起走秀,我們一起歡笑,我們為那些不向生活低頭的生命喝彩,我們被堅韌的媽媽和孝順的女兒感動,我們還為那位為赴這一面之約在來的路上奔波4天的女子點贊。這一點一滴,藏于心,都會成為我們向上向善向好的力量。
  組委會各位老師的傾心付出,讓我們感受到了如家般的溫暖,深深的感謝您們。您們的言行,生動詮釋了書香三八活動的主旨要義。愧于言語匱乏,除了薄薄感謝二字,竟無其他語言能表達心中之意,愛您們。


  梅教授點點滴滴生動詳實的講解,讓我們觸摸到了圣人的聲息,2500年的厚重歷史變得不再遙不可及;字,烈日灼灼,他一直站立,平靜安詳如數家珍般的傳經授道,我分明看到了他血脈里那顆跳動的心,那是傳統文化的“匠心”,這顆“匠心”,勢必成為星星之火燎原我中華大地。
  千言萬語,不可一述。佛說:不可說,不可說,一說即是錯?蛇是忍不住含著熱淚寫下這寥寥數語,僅此,僅此。!
 
  我在曲阜深深地期待,歡迎你們再來!


下一篇:牟巖主任發言:愚公移山——傳承與改變
上一篇:秋之獲——曲阜師德培訓紀行
瀏覽 (15042) | 評論 (0) | 支持(0) | 反對(0) | 發布人:孔子文化學院
將本文加入收藏夾


 
版權所有@曲阜孔子文化學院 | 地址:中國?曲阜王莊聚金路中段 | 郵編:273100 | 郵箱:qfkzwhxy@126.com | 魯ICP備11003605 | 技術支持:麥田網絡
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