牟巖主任發言:愚公移山——傳承與改變
各位領導、各位營友:
大家好!
很榮幸能作為營員代表在這里與大家交流。昨天這個時間,我剛結束了在廣州的形象禮儀管理培訓學習回到煙臺;翻看QQ空間日志,看到去年今日,我正在北京懷柔若水居傳統文化教育中級班學習。那是一次35天的學習。今天上午乘火車到這里參加這次優秀傳統文化訓練營集訓,辦好手續,剛好趕上開營儀式,心里很是欣幸。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學習體會吧。
愚公移山的故事,大家都很熟悉吧?愚公以垂暮之年、不能毀山之一毛之微力,率子孫三五人,行移山之舉,在常人看來,既不明智,也不可行?芍^“愚”也。我們一般對這個故事的解讀是“自強不息”、“不畏艱難險阻”、“堅忍不拔”等等。我以前也是這樣講的。通過學習吟誦重新學習傳統文化之后,我有了新的認識。我曾經問過我的學生:愚公哪來的底氣可以那樣自信地回答智叟:我雖然年老體衰,可能看不到山被移走,但我有兒子,兒子又有兒子,子子孫孫一直做下去,終有一天會把山移走!趺茨敲春V定地相信他的子孫會繼承他的遺志,把這件事做下去?這里面有一個“傳承”的問題。因為古代都是子承父業,一代一代會持續做一件事,傳承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。愚公的底氣來自于此。
我們今天還能有這樣的底氣嗎?除了“傳承”,我覺得這還是一個關于“改變”的故事。
愚公年且九十,面山而居。面對大山,住了快九十年了。大山阻住去路,出行不便,并非一朝一夕,為什么一直都沒有想過要移山呢?到年且九十才動念移山,會不會太晚?而且,年老體衰,人力不足,物力更不足,效率極低——挖好一擔土,運去渤海灣,往返要一個寒暑,如此效率,怎么實現移山這個大目標?這簡直就是我們的現實處境!
我們每個人面前,可能都有那么一座兩座大山,這座山或者是“自滿”,或者是“懶惰”,或者是“傲慢”,又或者是“畏懼”,等等。比如我自己,一不小心就會被“自滿或自負“這樣兩座山擋住眼睛:——教了三十多年書,大大小小的榮譽也獲得了一些,在某個小范圍小領域可能有一點小名氣,雖然稱不上“功成名就”,大概也可用略有小成來自滿一下,況且年過半百,職業生涯的盡頭已隱然在望。一般人都會想:這把年齡,還那么拼,想干嘛呢?
2015年5月,聽了徐健順老師一次講座,關于吟誦的,那種震撼感,一下子讓我發現了自己的大不足——原來我們以為自己知道,卻不知道自己的“知道”不過是人云亦云,我們所以為的“知道”,離真正的“道”還差得遠著呢。要改變,別無他途,唯有學習。所以這幾年里,我抓住一切機會,努力學習。我先后多次參加了徐老師的培訓班,每一次都大有收獲,每一次的收獲又都讓我深深地意識到自己需要學習的太多太多了。厚重的傳統文化,也猶如大山,縱然挖山不止,有生之年也只能得其絲毫而已。
很多人都會說,環境就這樣,我有什么辦法?或者說,我一個女人(或者一個無名小卒,或者一個什么其他讓我們覺得自己很衰很無力的角色)我能做什么呢?
愚公之“愚”,在于他沒有按常理出牌,沒有選擇常人的套路:搬出大山去,尋找新的舒適區;或者,干脆放棄掙扎,屈服于現實,不做努力。愚公的做法很簡單,沒有那么多“課題論證”和瞻前顧后,想到了,就開始做起來。他的故事結局很耐人尋味:雖然這是一個神話故事,作者也沒有讓愚公具有所謂“超能力”,憑一己之力把那兩座大山給搬走。我們當然都知道,如果搬山那么容易,愚公移山的故事就不會讓人感動了。愚公最后是感動了上帝,“帝感其誠“,派夸娥氏二子幫他把山搬走了。這個結局對我們有什么啟示呢?我覺得,可以用一句話概括之:自助者天助;蛘,也可以用一個哲學概念去解釋它:量變引起質變。
我想借這個故事表達的是:——我們都是祖先的子孫,同時也是子孫的祖先,將祖先的文化遺產“承”下來,“傳”下去,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,義不容辭!绻阆敫淖,任何時候都不晚。如果你想做什么,那就去做。因為如果你做了,無非兩個結果:成或不成。那至少就具備了一半的成功可能。而不做,就只有一個結果:不成。
徐健順老師十二年前帶領他的學生社團開始吟誦采錄和推廣時,面對的困難,比十座大山都要高呢。那時候徐老師也是抱著“子子孫孫做下去,終有一天會完成”的決心吧?這位當代愚公用十年努力,撬動了中國教育的鐵板,讓吟誦與傳統文化一起走進國家文化戰略的構建之中。雖然目前山還未搬走,但越來越多的“上帝”被感動了,越來越多的人愿和他一起做愚公,去完成移山這件看起來不可能的事。
我們也許做不到徐老師那樣以天下為己任,至少可以做一個改變自己的愚公,把困住自己前進的各種大山一一搬走。
改變永遠不晚!
我想,大家一定都是這樣想的,所以才有今天的相聚。改變,從我們自己開始,修己正人,改變自己,再影響他人——真正踐行大學之道:明明德,新民,止于至善。剛才我說,真好,我剛好趕上開營儀式,F在我要說,幸好,我們剛好趕上傳統文化的復興,可以投身其中,略盡微薄之力。
感謝這個機遇!感謝這次相遇!
孔子文化學院
- 18602王俊法——曲阜孔子文化學...
- 18402我院成立中華傳統文化教師...
- 18097中華傳統文化教師傳承中心...
- 180652017年圣域同游國學夏令營...
- 18037COSE中華傳統文化教師認證...
- 17928跟著孔子去游學項目簡介...
- 17738古禮體驗...
- 17691王哲——曲阜孔子文化學院...
- 17596數藝傳承...
- 17376郭淑婷——曲阜孔子文化學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