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賢故事——言行之別
曲阜孔子文化學院    2017-01-09 12:10:49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【原文】
顏回問于孔子曰:「小人之言有同乎?君子者,不可不察也!箍鬃釉唬骸妇右孕醒,小人以舌言,故君子為義之上,相疾也,退而相愛;小人于為亂之上,相愛也,退而相惡!
——《孔子家語?顏回第十八》
【白話易解】
顏回問孔子說:「小人說的話有什么共同點嗎?作為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來說,不能不加以分辨啊!箍鬃诱f:「有道德修養的人用自己的行動來說話,而那些不正派的人則靠自己的舌頭來說話。所以有道德修養的人站在道義的上面,當面互相勸戒,過后還是非常親近。那些不正派的人站在共同搗亂的基礎上,看起來互相親昵,轉過背來就互相攻擊!
【感悟】
有道德智慧的人,并不是用言語去說服他人,而是用自己的德行涵養來感化他人。因此,他們對自己的言行要求嚴格,對他人反而寬容仁愛。正因是發自內心的真誠關懷,于是對朋友的勸諫也是真誠,會當面直諫。因此,君子之間互相勸誡,過后還會很親近。因為指出對方的缺失,是為讓對方更進步,更有能力,并非埋怨妒忌。反之,小人之間于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很好,不說什么,卻在背后互相攻擊,顯然失去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友愛了。
由此來看,源頭還在于心地。心正則言行正;心地不真,言行自會有所偏失。故曰:「君子所以異于人者,以其存心也,君子以仁存心,以禮存心,仁者愛人,有禮者敬人!咕拥拇嫘氖且活w仁愛之心,有仁愛心,自然對人禮敬友愛。因此,我們學習圣賢,也當學這顆存心,以愛敬存心,那么言行自然與善相應,對人有禮。最后,當然也會得到人恒敬,人恒愛的美好結局!


下一篇:Nothing
上一篇:先賢故事——遵循古道 勿亂是非
瀏覽 (16435) | 評論 (0) | 支持(0) | 反對(0) | 發布人:孔子文化學院
將本文加入收藏夾


 
版權所有@曲阜孔子文化學院 | 地址:中國?曲阜王莊聚金路中段 | 郵編:273100 | 郵箱:qfkzwhxy@126.com | 魯ICP備11003605 | 技術支持:麥田網絡
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